一、现场安全优先
- 设置警示标志:开启车辆双闪灯,在来车方向50-15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(高速路需≥150米),避免二次事故。
- 保护伤者:优先救助伤员,必要时拨打120急救,避免因采集证据延误救治。
二、全景证据采集内容
- 多角度拍摄
- 整体环境:拍摄事故现场全貌,包括道路走向、交通标志标线、信号灯、天气及照明情况。
- 车辆位置: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拍摄碰撞部位、车辆相对位置及轮胎轨迹。
- 周边参照物:记录路旁建筑物、电线杆、里程碑等固定参照物,便于还原现场。
- 刹车痕迹:清晰拍摄地面轮胎拖痕、散落物位置(用尺子或参照物标注长度)。
- 细节特写
- 车辆损伤:近距离拍摄碰撞部位凹陷、刮擦痕迹、碎片分布。
- 车牌与证件:记录涉事车辆车牌、驾驶证、行驶证、保险单信息。
- 人体痕迹:如有血迹、衣物碎片等,需保留并拍摄。
- 动态记录
- 视频拍摄:环绕现场录制视频,包含车辆位置、环境及目击者位置。
- 时间戳:确保照片/视频开启时间水印,或同步手机定位功能。
三、技术注意事项
- 光线与清晰度
- 夜间或光线不足时使用补光灯,避免反光或模糊。
- 对焦关键细节(如车牌、刹车痕),确保可辨识。
- 避免干扰现场
- 未经交警允许前,勿移动车辆或物品(除非妨碍交通且已标记位置)。
- 用粉笔、石块等标记轮胎、散落物位置后再移动。
四、法律与协作要求
- 报警与备案
- 立即报警并等待交警到场,配合制作《交通事故认定书》。
- 使用执法记录仪或警方认可的电子取证工具(如“交管12123”APP)。
- 证人信息
- 记录目击者姓名、联系方式,必要时录音/录像其证词。
- 数据保存
- 原始照片/视频勿删除或编辑,上传云端备份。
- 涉及人员伤亡时,监控调取需通过警方合法程序。
五、特殊情况处理
- 伤亡事故:优先救助,避免破坏人体痕迹(如血迹、倒地位置)。
- 恶劣天气:尽快拍摄后撤离,用防水设备或塑料袋保护证据。
- 危险品泄漏:远离现场并联系消防部门,禁止擅自靠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