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用工风险核心评估模型
1. 合规性风险
- 劳动契约完备度
- 劳动合同签订率(含续签及时性)
- 补充协议覆盖率(竞业限制/保密协议等)
- 电子合同司法有效性认证比例
- 制度体系缺陷值
- 员工手册司法审查通过率
- 考勤制度与加班费计算合规度
- 离职管理流程标准化指数
2. 成本性风险
- 显性成本暴露值
- 历史劳动仲裁平均赔偿额(行业百分位)
- 社保公积金补缴风险预测(基数合规率)
- 经济补偿金支付预警(N+1系数波动)
- 隐性成本侵蚀度
- 员工争议引发的商誉损失估值
- 劳动争议处理时间成本(人效损耗)
- 用工僵化导致的业务停滞成本
3. 管控性风险
- 管理行为危险值
- 违规操作发生率(如强制调岗/末位淘汰)
- 证据链完整度(录音/邮件/OA系统存证)
- 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测评得分
- 危机处置能力
- 劳动纠纷内部调解成功率
- 突发群体事件响应时效(黄金48小时机制)
- 舆情管控联动机制成熟度
二、数据采集与计算
1. 多源数据融合
- 结构化数据
- HR系统:劳动合同台账/考勤记录/薪酬结构
- 财务系统:社保缴纳明细/经济补偿支出
- 司法数据:行业仲裁败诉率/典型案例赔偿额
- 非结构化数据
- 员工满意度调研中的隐性投诉
- 离职面谈记录的NLP情绪分析
- 社交媒体上的用工相关舆情
2. 动态算法模型
风险指数=(合规缺陷值×0.4)+(成本暴露值×0.3)+(管控失分×0.3)行业基准值×100风险指数=行业基准值(合规缺陷值×0.4)+(成本暴露值×0.3)+(管控失分×0.3)×100
- 合规缺陷值:未签订合同人数×风险权重 + 制度漏洞数×严重等级
- 成本暴露值:(历史赔偿额/月均工资)× 案件增长率
- 管控失分:管理人员违规操作次数 × 证据链缺失率
三、风险处置路线图
1. 紧急止血方案
- 高危漏洞48小时修补计划(如补签合同/调整考勤制度)
- 历史遗留问题分级处理策略(诉讼/调解/补偿组合方案)
2. 体系重建方案
- 三期法务改造工程:
- 一期:劳动契约标准化(1个月)
- 二期:管理制度合法化(3个月)
- 三期:风险管控数字化(6个月)
3. 长效监测机制
- 用工风险健康度季度体检
- 管理人员法律KPI考核体系
- 用工政策变动预警订阅服务